美国密西根大学Dr. Martin Powers认为,中国人自古缺乏安全感,具体特点是,中国人普遍以家庭氏族为单位,西方人则以城镇为单位。
具体到我们生活的细节,就是我们对于母性关怀的注重。比如说我们会称呼自己的家乡为祖国母亲,而西方则称为father land,父爱之地。我们将人类的起始归功于一个丰满的女性形象——女娲娘娘;西方则归功于一个沉稳的男人形象,上帝,my God。再看一看我们的生活当中,福建的妈祖娘娘、太姥娘娘,西楚的泰山奶奶的故事都很深入人心。而山东半岛更是以大乳山的慈母文化为基础发展处一系列的孝道礼仪。
事实上,中国人对于母性关怀的文化特征,连一向注重于女转男身,进而转识成智的佛教也深受其影响,譬如在印度一直以男性形象示人的观世音菩萨在流传汉地以后,也渐渐转变了性别特征,示现了女身相。而这一女身相则将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形象表现得更加明显。
我们知道,佛法东流给了中国人一个更加形而上的、也更加超越的世界观,在佛教逐渐的发展过程中,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就成为了佛教信仰中的主流,而这一“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信仰特征,也给中国经朝历代的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积极贡献。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我国的古贤先哲也已经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表达如何完善个人品质并创造平等、和合的社会的方法。孔子认为应当以仁义立世,墨翟却选择以兼爱利人,韩非则坚持非法术不能治国。
那么,佛教,尤其是观世音菩萨的处事精神与之相比又有哪些超越和不俗呢?
今天,当我们认真地翻看《普门品》时,会突然发现:原来观世音菩萨早已经以入世的精神以及救拔众生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如何获得自身清净、社会和合的智慧大道。
首先,我们要从篇名说起,《普门品》全名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的第二十五品,现在较为流行的版本是是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除此之外,还有西晋竺法护翻译的《正法华经光世音菩萨普门品》和阇那崛多翻译的《添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三个译本对于观世音菩萨的篇章不约而同的使用了《普门品》这一名称。
那么,普门品这三个字到底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一下,“普”是普遍救助的意思,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的体现,“门”是能通佛果的意思,是观世音菩萨的智慧显现,“品”是门类的意思,在这里特指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境界,通过经题我们便可以知道,观世音菩萨本身就具足了大悲与智慧的这两种功德。
经文是由无尽意菩萨的提问开始的,《大方等大集经》介绍“无尽意”三个字的意思是:一切诸法之因缘果报名为无尽意,一切诸法不可尽,即是说发菩提心不可尽乃至方便亦无尽。
那么这位具足了智慧与方便的无尽意菩萨向佛提出了什么问题呢?我们来看经文当中,无尽意菩萨偏袒右肩,恭敬的双手合十,问佛说: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这个问题我们先不急着回答,因为无尽意菩萨在后面的经文中,又将这个问题深化成三个方面。即是: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利,其事云何?
事实上,《普门品》也正是围绕无尽意菩萨的这三个问题而展开的,无尽意菩萨用自己的方便与智慧代替娑婆世界的众生向佛提出了三个问题。
其一,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游此娑婆世界,这是询问观世音菩萨的身轮
其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这是询问观世音菩萨的口轮
其三,方便之利,其事云何,这是想知道观世音菩萨的意轮
身口意三轮若是放在凡夫身上,即是造作因果,我们称之为三业,可是对于“五蕴皆空”的观世音菩萨而言,则成为了度化众生的三轮,观世音菩萨三轮齐转,从而摧毁凡夫的无名烦恼,令其离苦得乐。但这里我们要重点了解一下,观世音菩萨拔济众生,使其离苦得乐,这其中离的是什么苦呢?是轮回之苦;得的又是什么乐呢?是涅槃之乐。
所以,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观世音菩萨不是仅仅帮助我们得到短暂快乐和物质幸福,他是要让我们凡夫的生命得到彻底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