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
 本站首页 
 新闻中心 
 商品专题 
 供求信息 
 站内公告 
 销售排行 
 名家推荐 
 装裱培训 
山水画 | 花鸟画 | 书法 | 风水禅画 | 人物动物 | 扇子小品 | 篆刻 | 礼品盒 | 书画材料 | 民间艺术 |   风水 结婚 生日 升迁 搬家 生子
 
 热门关键字: 风水 禅画 阚玉敏 刘玉莲 升迁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化中国 -> 新闻中心 -> 查看新闻
  用 户:
  密 码: 使用软键盘
 您已选购:0 种商品
 总计价格:0 元
查看购物车 查看订单
查看收藏夹 查看对比架
女画家阚玉敏简介
阚玉敏受聘北方工业大学书
悟乐交响乐团首次欧洲巡演
“艺术的共鸣——中韩艺术
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心理治
美学语言深蕴于笔墨间:书
绵品出川,“泉城”瞩目,
李小芳彩墨画展亮相798
| 国学频道 | 书画收藏 | 娱乐音乐 | 宗教文化 | 艺术教育 | 文化新闻 | 文化产业 | 易经风水 | 企业新闻 | 签约书画家
RSS2.0支持
高校与地方跨界合作科技与考古完美结合
发布人:admin2012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1日 此新闻已被浏览 21228
    

 “银沟遗址陶瓷考古研究”为破解“鼎州窑”、“柴窑”悬案提供新线索

高校与地方跨界合作科技与考古完美结合

  文献中记载的“鼎州窑”到底藏身何处?神秘的“柴窑”究竟在哪里烧制?唐代陶瓷“南青北白”的历史格局是否改写?

  12月16日,浙江大学与陕西省文物系统联合发布富平银沟遗址陶瓷科学考古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表明,富平银沟遗址是中国古代陶瓷生产非常重要的遗址。银沟遗址的科学考古研究,还为解决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鼎州窑”及破解纷争不息的悬案“柴窑”提供了全新的线索和思路。

高校与地方跨界合作科技与考古完美结合

  一堆破瓷片引发的考古谜题

  长期以来,陕西富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银沟遗址一带经常出土一些瓷器、瓷片和制瓷工具,数量很多,2011年年底,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在省文物局指导下,历时两年对银沟一带进行了文物调查、勘探,揭开了这一带埋藏千年的历史遗存面纱。之前,对于这一带出土的大量青瓷、白瓷、青白瓷瓷片,当地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一方认为银沟一带是古代的外来陶瓷集散地,另一方认为这一带亦可能是古代重要的陶瓷生产地。然而,由于银沟遗址年代久远,地层复杂且多已被破坏,进一步的田野考古发掘有一定的困难,“银沟遗址”的考古研究一时间成为陶瓷界的烫手山芋。

高校与地方跨界合作科技与考古完美结合

  破题——高校与地方跨界、科技与考古结合

  2015年,浙江大学周少华教授团队与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联合课题组,开始开展陕西富平银沟遗址陶瓷科学考古研究项目。研究将传统考古学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采用多学科交叉合作开展综合研究,做了我国陶瓷科学考古的有益尝试,

  哪个看法是正确的?哪种观点在学术上更立得住脚?这是项目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项目组运用多学科交叉结合的优势,从考古学、工艺学、材料学及文物学多个方面进行探索,设计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科学的技术路线,专家们认为:如果是当地出产,必定要有原料和窑炉。从这个思路去实地调查、考证,发现这一带有丰富的制瓷矿产资源,并在银沟遗址发现了10多座古窑炉遗址,证实此地是重要的陶瓷生产地而非外来陶瓷集散地,银沟遗址的第一层面纱被“揭开”了。

  产地和集散地的问题迎刃而解,接下来就是银沟遗址的历史遗存仍然隐藏的多层“面纱”——如它们的原材料、烧制的技艺水平、制瓷的年代等如何去揭开?项目组结合实地考证,从考古学、材料学、工艺学等多方面入手,对遗址发现的制瓷原料和青瓷、白瓷和青白瓷样本进行全面分析考查,通过对瓷片标本和原料矿物标本的化学组成分析,发现这一带非常丰富的原料可同时配制青瓷、白瓷、青白瓷、黑瓷和酱色瓷,这一发现十分有趣,因为在中国南方窑场,一个地点可以同时烧制青瓷、白瓷、青白瓷、黑瓷和酱色瓷是罕见的,可见当时银沟一带的窑场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

高校与地方跨界合作科技与考古完美结合

  同时,项目组从工艺学的角度对陶瓷标本进行生产技术研究,发现无论是青瓷和白瓷,都有胎薄均匀、胎釉结合好、器型丰富规整等特色,说明银沟一带的制瓷工具、模具具有高超的水准。而通过热释光断代分析,发现银沟遗址的陶瓷器烧制始于唐代并一直延续到五代和宋代,特别是当地出土的精细青白瓷在五代至北宋早期就有了非常成熟的烧制技艺,其胎体细腻、瓷化程度高,其透明度,胎体之白度、强度,烧成温度等均已达到明代景德镇窑的最高水平。

高校与地方跨界合作科技与考古完美结合

  揭秘——银沟遗址有望改写《中国陶瓷史》

  专家们通过层层“面纱“的揭开和科学检测的数据总结,银沟遗址发现的唐宋陶瓷标本数量大,内容丰富,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都很高,这在国内同时期的窑场中是极少见的,从这个角度看,富平银沟遗址是唐中晚期至北宋中国北方非常重要的陶瓷遗址。

高校与地方跨界合作科技与考古完美结合

  据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义介绍。在该遗址范围内发现各类遗迹共1910处,其中窑炉遗址318座,灰土坑832处,矿物质遗迹(多种不同颜色的矿物质混合土)242处,古井145眼,夯土墙基址2处,房基址8处,古代道路10条,壕沟12条,墓葬112座(其中古墓葬88座),扰土坑229处。在调查工作中还采集各类器物标本984件。

高校与地方跨界合作科技与考古完美结合

  此次科学考古项目组以浙江大学为主,联合了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上海博物馆、河南平顶山学院、上海悍真夏君定古陶瓷年代测定研究室、富陶产业集团、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等单位,项目研究人员由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和大师组成,29位专家单独或联名分别发表了关于银沟遗址历史遗存的研究文章16篇,全面探讨和总结了银沟遗址历史遗存研究的方法和成果。

  周少华还特别提到了考古发现的两件很有意义的事,一是富平地区在唐武则天时期曾称“鼎州”,与茶圣陆羽作所《茶经》记载的“鼎州窑”时空相符,陆羽《茶经》记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的“鼎州”很有可能指当时就拥有银沟一带先进制瓷技艺的“鼎州窑”之所在。陆茶圣“鼎州窑”器排名第二。二是富平在历史上长期地属“北地郡”,与文献中提到的“柴窑出北地”相符。银沟遗址出土的一类特别精制的青白瓷,十分符合文献中描述的被学术界称为“天下第一窑”——“柴窑”的基本特征。从目前的资料比较,这是学术界众多“柴窑”观点中最符合古文献描述的“柴窑”。该课题组从富平银沟遗址的科学考古研究中无意识地揭开了中国陶瓷史上至今尚无解密的“鼎州窑”和“柴窑”的千古之谜。

  此外,陶瓷界普遍认为,唐代的陶瓷生产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而银沟遗址的发现则填补了陕西唐中晚期陶瓷生产的空白,将陕西乃至我国北方的陶瓷生产向前追溯了100多年,在当时就形成了“南青北青”南北争艳的格局。(王小明)


  
关闭窗口】·【 】·【推荐给我的好友】·【打印】·【顶部】·【上一篇】·【下一篇

战略合作 友情链接
客服热线:010-87677916 Email:lk99ku@sina.com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北 邮编:100079
Copyright © 文化中国 Beijing culcn 支付宝付款主页http://me.alipay.com/18gong  
页面执行时间78.125 毫秒  Powered By:culcn.cn 京ICP备10025466号 京ICP证0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