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画七分裱 中国书画不装裱便不完整
中国书画的材料主要是绢或宣纸,其质地纤薄、特性柔软、历时较久、易于破碎,古代为了利于保存和观赏,从加固的实用需要出发,多用麻纸、布帛等材料在书画背面裱褙数层为装裱,称之为“裱褙”。《艺术市场》杂志介绍,而后逐渐加以美化,四周镶嵌薄型的绫、绢等丝织品为边框,在背面裱一层或数层纸,并加上必要的装饰,使原件更为牢固,而且便于舒展、悬挂。
傅抱石先生在1957年1月3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裱画难》一文中说:“作为一件艺术品,除了画面的艺术水平决定画家而外,装裱是最重要的一关”,足见书画装裱在整个书画艺术中的重要性。
新作书画应及时装裱
凡新写好的字画,一般要存放一段时期,让墨色、印泥有一个自然晾干的过程,但最好不要长期放置,因为写画时受水墨、颜色和胶水的浸渍,干后就会凸凹不平、起皱痕,若不装裱衬托,非但不如原来的样子,还要减色。所以一定要及时装裱,才能使墨气托出纸面,使画面生动。
要是放置不裱,如果画心空卷的不实或折叠成块等,存放时间久了就会从折叠处折断纸绢的纤维,印泥可能会转印到画面上,还有可能不慎造成断裂破损、残缺、污染、变色、水渍等明显损伤,并容易招致蠹蚀,为日后收藏留下隐患。
如画心经常受潮湿,易生白、红、黑霉斑,若湿后粘连,就不易揭开,即使晾干也变成了废纸、烂纸灰,无法挽救。要想书画保持永久,便于欣赏、收藏、流传,必须及时装裱。而装裱技术的高低、绫绢色彩的选择与装裱形式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艺术效果。如有很高价值的新书画作品,装裱地好就会锦上添花。
古旧书画重裱时要宜选良工
流传至今的历代传世及出土书画作品,没有不残脱的,这就需要重新装裱。重新装裱必须经过精心揭裱修复,做到修旧如旧,犹如枯木逢春,才能恢复古书画作品的“原貌”,其重要性简直同于再次创造。
但古旧书画重新揭裱时要慎重,应当请有经验的良工高手操作,如果没有遇见优良的装裱工,宁愿保存残脱的旧画,以免在重裱时,被劣工揭损裁毁等。例如在揭裱修复过程中,为了使古旧字画干净漂亮一些,往往采用漂白粉漂洗,稍有不慎,就会把画纸腐蚀得更加糟朽。这对延存古迹大有害处,珍贵的古书画,重裱得好,价值可以倍增,重裱得不好就成了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