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迪安
中良先生的新作精品《杜中良国画作品集》近期付梓,这是近年来他参心禅、悟画道、勤奋钻研的收获,可喜可贺。
北方山水的特点是厚重刚直、雄峻壮观,紫气氤氲、飞瀑流泉。没有博大的胸襟,没有对祖国山水炽烈的热爱,没有长期的艰苦写 生,没有心灵与大自然的天人合一,是写不出这样大气、壮观的山水画的。郑板桥说过,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随能写意也。中良追求的精神特色是以情造境,情趣横生,在虚心学习八大、石涛、吴昌硕、齐白石、朱屺瞻等大师的基础上,张扬出自己的艺术个性。
近现代以来,国内画坛已经有多人提出中国画的未来走向问题,我看最根本的还是从传统中国画中溯源,结合现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确定新的突破方向。不论怎样变化,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中国文化艺术的符号,是不能丢掉的。
在我国美术史上有很多前辈大师,提出过带有原创性、本体性意义的绘画理论或主张。晋代顾恺之提出传神论,南齐谢赫提出气韵生动论,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论,现代齐白石又提出“似与不似之间”的创作主张,五代荆浩的《笔法记》,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清代石涛的《石涛话语录》等,这些画家的理论影响了我国绘画史的走向、形态和风貌。中良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在画论、书法、诗词、治印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风格。
具有开创性的艺术家,会在既有知识和现状的基础上致力于未知领域的探索,他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总是处在一种新的体验之中,紧紧抓住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念、意象,利用深厚的笔墨功底和技巧,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造险破险、将计就计、有法中无法、无法中有法地进行创作。心、手、笔合而为一,始终围绕似与不似捕捉物我之间以及景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一种运动关系。若只是追求技巧去画俗气的画,那么就只能达到技巧处理的完善了。
我历来主张,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应该是一首好诗、一首好歌,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耐人寻味,给人遐想与震撼。一个经得起历史推敲的艺术家,他的作品隐秘着他的思想与情感,强烈的个性和高尚的品德激发画家的创作冲动,灵感油然而生,能够独树一帜的作品也就此应运而生。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馆长)
杜中良,笔名汉华,1950年生,山东菏泽市人,毕业于北京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专业,进修于天津美院,师从姚治华。现系中国孔子国画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山东省分会会员、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
作品多次获奖并入编《中华名人大典》、《共和国名人大典》、《翰墨丰碑》、《海内外中国书画艺术当代名家集》等。
作品曾被《中国书画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美术报.》、《羲之书画报》等多家报纸报道,近几年曾在南京、天津、九江、济南以及韩国仁川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
《满山红叶有秋声》
|
|
《碧水蓝天春意浓》(一)
|
|
《黄土之巅有书声》
|
|
《黄土情》
|
|
《碧水蓝天春意浓》(二)
|
|
《山在白云红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