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调离电影行业三十余年中与友农兄见面甚少,微信真好,联上以后我们虽然各居一方,但又能借网络不时相见。有一天他突然发来一组近期花鸟画作,令我惊叹不已。过去他很少画花鸟画,可目下这一帧帧精美的花鸟画却令我艳羡有加。
友农兄早年攻读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后来参加闽侯县电影行业工作,下乡巡迴放映,他总是随带画夹勤奋作画,有一次在我老家放映,他见我对画画有兴趣,便为我画了一帧头像速写,从此我们结下了殊胜的画缘。当时身为回乡知青的我,对这位来自县城的画家,不知有多少羡慕与敬重。事有凑巧,几年以后,我也被招工到闽侯县电影行业工作,从此便多了向他学习的机会。当时电影下乡极为重视映前幻灯宣传,闽侯县的三管幻灯颇具动画特色因而全国闻名,而友农兄即是绘制幻灯的高手,曾被中央文化部借调前往大西南慰问映出多时而驰誉影坛。
友农兄由于长期在农村放映,不断深入生活,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因此曾多年倾心于连环画创作,八十年代后转攻传统山水画而名闻遐迩,二千年后又痴迷于田园山水画,成就卓著遂名列全国经传,而花鸟画的创作却是他近几年来的雅兴与遣怀。对于一位久经生活风雨与艺术磨炼的老画家来说,一不小心迷上花鸟创作且佳作迭出的状态,正好印证了他“无心插柳柳成荫”,凡事不经意地成功的必然与偶然。
如果将画家比作作家,友农兄的连环画创作有如小说,山水画创作有如散文,而他的花鸟画创作就象写诗一样,一旦诗魔来袭灵感聚至,题材的即兴,立意的随心,构图的灵便,笔墨的挥洒,色彩的驾驭┄一切都在顺理成章之中而一气呵成,比起其他画种来省时省事且效果立见。“删繁就简三秋树”,人届耆年沧桑历尽后,生活的理念总是日趋简约,而久经锤炼后的艺术总是更加单纯,也许这就是友农兄近年来爱画花鸟画的主要原因。画以寄意,诗以抒怀,而友农兄那亦诗亦画的花鸟画作所承载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呢?
我知道友农兄一路走来,也曾被疾病久久缠身,不胜苦恼而生活一度拮据过,是画画的毅力战胜了病魔,让养生的智慧还给了他健康的身体,靠勤劳与生财有道的理念而平步小康。而今年逾古稀的他,在惬意中颐养,在宽怀中漫笔,不能不说是桑榆非晚,蔗境弥甜了。
纵观他的花鸟画作,题材多种多样,而且造型生动传神,这得力于他科班出身坚实的根底,以及前期对连环画与插图创作的磨炼。又由于他长期工作在农村,多少山花野卉,鸟雀家禽,都在他艺术心灵中烙下深深的印记,因此作品中生活趣味的浓郁便不待言传。友农兄的父亲善于弹奏,是一位很有传统文化修养的好老师,早年家庭教育使他很早就练就了一手好字,所以他的花鸟画长于骨法,雄放的气息扑面而来,墨法虽然多出于造型与美感的需要,但友农兄的墨色却在浑厚与华滋的同时又多了如流水行云般的灵动与轻松,因为他习惯于用墨如吐,且惜墨如金,同时还有复活宿墨的秘法绝活。
友农兄的老家尚干就在淘江之畔,这里水系纵横,平畴敷翠,果树扶疏,鸟语花香,是花鸟画家最喜欢的地方,友农兄不但对这里的田园风光,屡写不厌,而且对这里的一花一木,鸣虫走兽更难于割舍,于是频频移入画中,深深地表达着一位赤城游子的乡愁。即便是别人常画的题材,在他的笔下也有着另一层寄托,比如画鹰,立于危崖者,他不作踞高瞩远,一览众山小的傲态,而是取搏击长空后的小憩或静思之状,结合友农兄的人生况味来欣赏,或许又有几多人生睿智与艺术匠意被品出,再如写牡丹,别人或许画得艳丽华贵,但他却喜欢浅紫轻红,因为他知道幸福生活的确来之不易,富贵绝不可一时享尽,淡淡享富贵,细水更长流,慢慢品味自己劳动换来的幸福,这是一种多么优雅的人生态度呀!看了他的画谁都受益。画竹写梅,这或许是他与逆境抗争后对平安愿景的向往与祈福,那疏花淡蕾,虚心劲节,无一不是友农兄低调人生的写照。
友农兄说:“在艺术创作中,我不急不躁,苦守着属于自己的真善美的艺术境界,不守旧,不排斥外来新鲜事物,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沉下心来勤学苦练,我体会到书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画者几十年乃至终生的奋斗,我虽年逾古稀,焉敢半点自足”。友农兄书画兼擅,而且人物,山水,花鸟无一不精,堪称全能画家,艺坛里手。纵观他的从艺历程,先攻人物次研山水继玩花鸟,早年用心写实,属意于精雕细刻,耆年写意,放怀于情感的倾泻,正如我前面说过的那样,从“小说”到“诗歌”,走的是一条删繁就简,由博而约的艺术道路,这不但印证了繁花落尽硕果出,淘尽黄沙始到金的生命妙理,更揭示了艺术创造由百归一,以一当十的真谛。非常难得的是友农兄退休之后,欣逢盛世明时且家和业兴,无名利之想免俗事劳神,随兴游艺,故终得三味。友农兄的花鸟画目前还画得比较充分,我相信再往前走,那种欲说还休,日趋洗练,更臻大美的艺术追求,一定会在友农兄的花鸟画中呈现,届时面对炉火纯青,人画俱老的神妙之作,谁不拍案叫绝!我深信这种境界定然指日可待,更祝愿友农兄健康长寿,艺树常青,小结画缘五十载,挥毫共作奇寿人。
温心坦撰于福建省文史研究馆 戊戌嘉平
画家林友农花鸟画欣赏:
画家林友农简介:
林友农,字敬昊,1942年出生籍贯福建省闽侯县,1960年9月考入厦门工艺美术专科学校雕塑系,1962年3月因病缀学,回乡后担任小学民办代课教师,1964年任尚干镇文化站管理员,1965年加入县电影放映队,30多年爬山涉水奔走于全县的山山水水,1966年3月至8月有幸参加中央文化部西南文化工作队,到云南、贵州、四川为3线建设者慰问映出。下乡期间画了不少速写,积累了丰富的不可磨灭的感性认知,特别喜好田园山水画。
现为福建省美协会员、县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田园山水画院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福建省海峡城市艺术设计研究院海峡画院副院长、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艺术顾问、文化中国签约画家。
擅长山水人物、兼习花鸟画,多次参加国家级大型美展以及赴港、澳、台、新加坡展出並获奖,有数百幅中国画和插图在《福建日报》、《福州晚报》、《福建画报》、《香港书画报》、《团结报》、《中国当代书画家》、《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报刊发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与“福建省电视台”亦曾有专题报道“江亭闲话”等14幅作品被“中国炎黄艺术馆”收藏。因在田园山水画创作方面颇有成绩,2014年应邀出席首届“中国田园山水画展”,2016年出席首届“中国田园山水画双年展”与学术研讨会。2012年中国艺术家出版社出版“林友农田园山水画集”,2013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书画家系列丛书人物画册”,2016年团结出版社出版“林友农田园山水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