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发布人:admin2012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8日 此新闻已被浏览 1701 次
|
孙广民
“自信笔端通心海,不教浮名乱耳聪。”我在写给一位朋友的“顺口溜”中曾有这样两句,此刻移赠广民,似乎也适宜。
广民年轻,热情,机敏,坦率,在我的朋友中是比较特殊的一位。
他始过弱冠,初入书道,却颇得老一辈书法名家的喜爱。
在北京,萧劳先生是学识渊博,襟怀高雅,望重德高的大诗人、大书法家,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萧先生居住在蒲黄榆,广民的工作单位与先生仅一街之隔。那时,萧先生已年望九旬,而广民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不知从何时开始,他成了萧斋的常客。每次上萧斋,他都是疑问重重地去,心明眼亮地回。
而最让他难以忘记的,是萧先生关于“神韵”问题的一次谈话,有一天,广民带着自己的习作去萧斋,萧先生对他说:“你的字,运笔、结构尚可,唯独神韵不足。”广民问:“什么是‘神韵’?”萧先生笑着说:“现在我给你讲不清楚,但只要你勤学苦练,便会不讲自明。”十多年过去了,广民对“神韵”自然有了相当的理解,但他说,书法的神韵,将是他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
张旭先生曾经是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北京书协主席,在年龄上,张先生与广民相差将近五十岁。说不清为什么,张先生就是喜欢与广民聊天。除了教给广民文化知识,书法技法,做人的道理,甚至还聊家长里短。老人心情郁闷旧时,经常给广民打电话,甚至主动到广民家中喝茶解闷。
许行先生慈眉善眼,一付热心肠,萧劳先生夸他是“世上的大好人”。许先生以隶书饮誉北京书坛,更以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推动群众性性书画活动深入开展受到人们的赞扬。
广民正是许先生主持崇文书画研究会期间成长起来的的青年书法家。他与许先生的交往似乎更为密切,书法上受许先生的影响更直接、更大。
刘炳森先生德高望重,是中国书协资深领导人,而他的隶书更是独树一帜,影响很大。刘先生对广民的书法也有过很好的评价,并为广民的书法集题写了书名。
他身体单薄,胆气豪壮,周围总有一群可与对饮、论道的好朋友。
初识广民,是在许行先生的书房。那时,他三十出头,体格精瘦,言语不多,但给人单纯、真挚的印象。在后来的接触中,我每每觉得他有些侠义气。
广民与人打交道没有客套,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可交者,虽无客套,心里却象炭火一样地热;不可交者,往往是从心里就小瞧了那人。总体来看,与他过从较密者,多耿介憨直之士。
广民善饮,一斤白酒不在话下。在他的酒友兼书友中,我最熟悉的是陈庚利、何桐翼二位。陈、何二位的艺术造诣很深,鉴赏能力很强,眼界很高,而他们的耿介、坦诚的品格,更是让我敬重。陈、何二位的年龄稍长于我,更长于广民。二位酒量与广民相当,都是海量。他们的饮酒方式也很独特。在我参与的几次对饮中,他们似乎都不怎么劝酒,但喝得都很主动、很自觉,可以说是“开怀畅饮”。由于地缘关系,他们经常对饮、论道。甚为融洽。广民还有不少不好书法的酒友,我所见过的几位,人人豁达,个个率真。
他信念坚定,目标专一,对隶书有广泛研究,独到见解。
老友何桐翼精通书画篆刻,更好武艺,刀、枪、剑、戟都可舞弄一气。他是广民的书友、酒友,更是诤友。他对广民的书法,批评从来都很直率,但对广多年来专注隶书颇表敬意。他说,好书法的人很多,见异思迁的人也很多,象广民这样,多年来专注一体,从不动摇者,却很少见!
我原来以为,广民的书法直接得益于许行先生。最多也祗上涉宁斧成隶书。近来,我才知道他对隶书涉猎甚广。华山、张迁、乙瑛、西狭颂、石门颂他都临摹过。他至今还保存着临摹石门颂的百米长卷。此外,他还对颜真卿、赵孟頫的楷书,都下过功夫。我曾问广民,为什么专注隶书,为什么偏爱许行先生的隶书?广民说,许先生的隶书结构宽扁,运笔敦实,神韵古拙,很合他的审美追求。因为爱得深,钻研自然细致,特别是用迟涩行笔体现金石气上,广民更有心得。
广民还很年轻,他的书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相信,有真性情、真努力,一定合有真书法。(毛选选)
艺术简历:
孙广民,1963年生于江苏徐州,现为中国书画名家艺术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东城书画研究会副主席。自幼酷爱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多年来,多方求师,采众家之长,广临历代碑贴,楷书有颜真卿《多宝塔》、《麻姑仙坛记》,赵孟頫《胆巴碑》、《福神观记》,隶书有《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西狭颂》、《石门颂》等。又经当代书法名家的精心指点,在书艺上有了较大的进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近几年书法作品屡次参展或获奖,1993年书法作品被选入《翰墨大观》一书;1999年载入《世界名人录大辞典》,书法作品被海内外友人所收藏。
来源:《市场报》网络版
|
|
|
|
【关闭窗口】·【大 中 小】·【推荐给我的好友】·【打印】·【顶部】·【上一篇】·【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