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远,南宋宫廷画家,任待诏职。祖父、伯父、父亲、兄弟及其子马麟均为画院画家。继承家学,并吸收李唐画法,擅绘人物、山水和花鸟,尤以山水画最为突出。画山石用笔横扫,多用大斧劈皴法,棱角分明,水墨淋漓,极具特色。构图一改北宋全景式法,大胆使用边角之势,后人称这种独特风格为“马一角”。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
马远踏歌图
马远的山水画变古来诸家全景之法,布局新奇,因此有“或峭峰其上,而不见顶;或绝壁直下,而不写脚,或近山参天,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一人独坐”之说法。其传世精品《梅石溪凫图》便是典型的例子。此画绘梅枝斜出石上,水中群凫飞集浮泳。近处山石用典型的大斧劈皴,清刚冷峭;远处坡石则以重墨勾轮廓,再以湿笔迅速渲染、晕淡,明暗过度微妙。峭壁之上,有梅斜出,一上一下,一白一黄,成呼应之势。梅枝以焦墨勾勒树干,刚劲曲折,瘦硬如屈铁,故有“拖枝马远”之称。花朵则以色粉点染而就,尽态极妍,正是马家“宫梅”本色。岩下碧波一泓,群鸭嬉戏其中。野凫毛羽蓬松,或顾盼,或振翅,或觅食,或理羽,皆都曲尽其态,勾染点簇,可谓精细不苟。而此幅画正是采用了对角线式构图,为山不见巅、树不见顶的边角截景。
马远雪滩双鹭
马远《水图》共十二幅,是古代绘画史上留传至今的、专门画水而且真正把水画活的孤品。
除第一段因残缺半幅而无图名外,其余图名分别是:“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长江万顷”、“黄河逆流”、“秋水回波”、“云生沧海”、“湖光潋滟”、“云舒浪卷”、“晓日烘山”、“细浪漂漂”。这十二段作品,专门画水,除个别幅有极少岩岸之外,其他没有任何别的景色,完全通过对水的不同姿态的刻画,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意境。作者对水观察的细致入微,以及创造出来的形态美感和笔墨技能,都令人惊叹不已。如“洞庭风细”,波浪如鳞,不激不怒,近大远小以至于水天一色,仿佛觉得微风习习,轻轻掠过了那开阔的湖面,使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层波叠浪”是以颤抖的笔法,描写浪涛的起落,仿佛其下有蛟龙蛰伏。那汹涌澎湃的气势,使人精神振奋而感到豪壮。“湖光潋滟”一幅,画家以轻快流畅的笔法,画出水波的跳动,浪峰无规则地排列,显然受到乱风的吹荡,即使画家不染上红色,也使观者感到阳光明媚,不由得想起“湖光潋滟晴偏好”的杭州西湖景象来。“云舒浪卷”一幅,却又是另外一番境界。画家以凝涩的笔触,画出一个浪头,它仿佛咆哮着要腾空而起,天空中黑云滚动,与水相接,更增加有如冲锋陷阵的气概。画面虽小,而气魄宏大壮观。十二幅画面各有不同的笔法特点和意境,令观赏者玩味不尽。
马远《水图》卷——无名
马远《水图》卷——洞庭风细
马远《水图》卷——层波叠浪
马远《水图》卷——寒塘清浅
马远《水图》卷——长江万顷
马远《水图》卷——黄河逆流
马远《水图》卷——秋水迥波
马远《水图》卷——云生沧海
马远《水图》卷——湖光潋滟
马远《水图》卷——云舒浪卷
马远《水图》卷——晓日烘山
马远《水图》卷——细浪漂漂
历代名家如何表现水
赵芾 江山万里图卷 局部 南宋
巫峡云涛印 谢时臣 明代 66X174
钱塘秋潮图 夏圭 宋
明 陈洪绶 黄流巨津(局部)
云气出虚壁(局部) 陆俨少
大江秋易感 局部 陆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