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画展,拍照,发个朋友圈,然后看着朋友们点个赞,这似乎是不少普通人参加画展最常做的事情。然而,画展上的作品究竟好不好,好在哪里,艺术价值几何?恐怕大多数人却很难说清楚。在九城联展·济南站即将开幕之际,小编专程采访了一批书画家和鉴赏家,让他们告诉不懂书画艺术的你,画展到底该怎么看。
国画:关注气韵
在美术馆或书画展览上,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于艺术有着极高的热情,对于每一件作品都看好,但是却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于是他们只能拍照发个朋友圈,但是却很难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其实关于书画的鉴赏,每一个人对于美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认定。但是有些时候,由于我们不了解该如何鉴赏书画,因此往往会忽视掉书画的艺术价值,那么一个普通人去看画展,到底应该怎么去鉴赏展品呢?
以国画为例,国画有写意、工笔等多种类型,对于大多数对于书画没有专业研究的人来说,工笔、写实一类的作品最容易被大众接受,因为这样的作品往往是具体、真实的,也就比较容易看懂,而写意类的书画作品则因为比较抽象,很难让大众感受到作品“像”与“不像”,因此也就会让不少人觉得难以理解。
事实上,国画优劣的标准并不是以作品“像不像”真实的参照物来评判的,因此在欣赏国画的时候,建议观众们要先看作品的“气韵”,也就是作品的布局,从这个角度来看,参观者可以先从远处观摩作品,然后慢慢的靠近作品,仔细的观察作品的线条和笔触(即创作者的运笔)。
以花鸟类作品为例,传统花鸟往往以简单几笔勾勒出植物和鸟类的外形,意蕴深厚,而现代花鸟则注重空间感,在画面处理上会有远近前后的层次感。
而山水画一类的作品,则讲究作品的远景、中景、近景的布局,其虚实结合的手法可以体现出创作者的深厚画功。即使是小作品,也可以体现出山水独特的气韵和味道。
油画:注意距离
国画讲究气韵,而油画的欣赏则要注意距离。
一般来说,油画有很多风格,除了印象派风格的油画之外,大多数油画最佳的欣赏距离应该在一只手臂的距离左右,因为这个距离一般来说就是画家们创作时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你可以看作品的造型和色彩运用,然后可以靠近一点看看画家的笔触,也就是画家如何一笔一笔的把这件作品画出来的。
但是对于印象派的作品而言,这样的最佳距离并不适用,因为印象派比较模糊,只有靠近之后才能清晰地看到创作者的运笔是如何的疯狂。
简单来说,油画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往往可以体现出画家的水平,而这也是对于大众审美的一种考验。
书法:做好功课
相较于绘画而言,书法的美往往是最抽象也最难以理解的。因为书法本身就有各种书体,类似于草书、篆书等字体本就难以辨认,而隶书、楷书等作品的美又很难感悟。
因此,书法的鉴赏最好要有一定的书法基础。而对于书法作品的观赏距离,一般来说正书(即不连笔的)最好在2米左右,而草书一类的作品最好在3米左右。
一般而言,书法的鉴赏以笔画、结字和章法布局为主。一般来说笔画是指单个字的结构,也就是横、竖、撇、捺、点这些基本的笔画。而不同的书体中,笔画的特征也不一样,因此需要区别来看。
而结字则是指字的结构,即字的笔画安排与形式布置。汉字往往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上中下、全包围、半包围等等,不同结构的字结字方法也不尽相同,但要做到结构合理。
最后,书法的鉴赏要从单个的字上升到全局高度,也就是所谓的章法。一般来说,书法的章法是布局,字与字之间的变化、行距、留白、落款以及钤印等。比如说一件书法作品,我们可以通过字的布局看到作者是如何根据字数来安排行数,如何安排不同形态的字来使得作品富于变化,如何用钤印来点睛以及如何通过落款来控制留白等一系列问题。
另外,如果你想假装是一个书法内行,最好先了解各种书体的特点,另外对于每一种书体的代表和代表书法家作品要略知一二,如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黄庭坚、米芾等人,都是草书大家,同时也有不少作品流传于世。而楷书则要了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四位楷书名家: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赵孟頫(fǔ)(赵体)。篆书则要分清大篆、小篆(一般来说大篆偏方、小篆偏长),隶书则是兴起于秦,盛于汉,但是自宋到明则处于衰败期,直到清朝才又开始兴盛。
掌握好这些知识,起码在拍照片发朋友圈时,你可以以内行的身份简单评论两句,让朋友们对你的才学肃然起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