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夫人(公元272~349年),名铄,字茂漪,东晋人,籍贯为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传说卫夫人是王羲之的少时老师。能当得起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可见卫夫人书法水平之高。卫夫人家学三代渊深,从祖卫觊、从伯卫瓘、从兄卫恒,都是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后来更师承钟繇,卫夫人熔钟、卫之书法于一炉,变钟体的扁方为长方,娴雅婉丽,清婉灵动,后人称为簮花小楷。
卫夫人·簮花小楷
卫夫人年少时就很好学,喜欢书法艺术,很早就以大书法家钟繇为师。据她自述:“随世所学,规摹钟繇,遂历多载。”她曾作诗论及草隶书体,又奉敕为朝廷写《急就章》。其书法作品虽多未能流传至今,但从前人的有关论述中,还是可以看到卫夫人书法风格之美:
“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晋.钟繇。钟繇充分肯定了卫夫人书法高逸清婉,流畅瘦洁的特色。卫夫人实际上是对钟繇书法风格的继承,但在钟繇瘦洁飞扬的基础之上,更流露出一种清婉灵动的韵味。
“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治浮霞。”----唐.韦续。韦续连用三组美丽的形象来比喻卫夫人的书法,可见卫夫人的书法充溢着美感,属于秀美一路。带有女性特有的妩媚娇柔的风格,这是卫夫人结合自身气质特点,在学习钟繇基础之上的发展和创造。
“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唐.杜甫”
卫夫人——名姬帖
卫夫人在书法理论上亦有创见。她写的《笔阵图》,仅五百余字,却以简练的文辞,对笔、墨、纸、砚的选择,执笔部位及传统书法的法则,均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其理论之精辟,见解之卓越,堪称我国古代书法理论之精髓:「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
卫夫人-近奉帖
“书圣”王羲之就是从师于卫夫人的,可谓她的衣钵弟子。他在《题夫人笔阵图》一文中说:“余少学卫夫人画,将为大能。”由此可见卫氏书法造诣之深,在我国书法艺术方面,有着极高的地位,巨大的贡献。她象一颗耀眼的巨星,千余年来放射着不息的光芒。
王羲之7岁时,就开始学习书法,卫夫人很喜欢他聪明伶俐,不但尽心教王羲之写字,还爱用前人练字的故事开导、鼓励王羲之。有一次,王羲之问卫夫人:“老师,我怎样才能尽快把字练好呢?”
卫夫人看到王羲之着急的样子,既可爱,又可笑,便说:“孩子,不要太急了,我先给你讲个墨池的故事吧!那是在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张芝的人,他为了练好字,天天在自家门前的池塘边,蘸着池水研墨练字,从太阳出来,一直练到太阳落山,字写完后,就在池塘里洗涮笔砚,日长月久,洗出的墨汁把整个池塘都染黑了,后来,他的字越练越好,写的草书笔势活泼流畅,富于变化,大家都敬称他为‘草圣’。”
王羲之一边听着卫夫人讲述张芝的故事,一边心里在想:张芝为了练好字,洗笔砚的水竟把池塘都染黑了,他下的工夫多么大啊!要是自己也像张芝那样刻苦,一定能把字练好。
从此以后,在卫夫人的具体辅导下,王羲之练字更加努力了。他也像张芝一样,每天练完字,就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笔砚。时间一长,原来清澈如镜的池塘,也变成了墨池。
卫夫人《稽首和南帖》
后来,王羲之每搬一处,都要在门前的水池里洗笔砚,据说他留下的墨池比张芝还要多。北宋的文学家曾巩,十分钦佩王羲之的勤奋刻苦精神,特地写了一篇《墨池记》赞颂王羲之。
卫夫人教王羲之书法,还教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可骄傲懒散。因此,王羲之随后又学习了张芝的草书,钟繇的楷书,可他还觉得不够,决心博览群书,向更多的书法家学习,把人家的长处统统学到手。
后来,王羲之长大了,先后到武昌、九江等地做官。王羲之每到一地,总记起卫夫人的教导,看看前人留下的碑文题字,他总要细心地临摹下来,一有空就拿出来看,认真地琢磨体会其中的特点,用心地悟出个中道理。
王羲之看了那些笔迹之后,他练字入了迷,在路上,或者坐下来的时候,也不忘揣摩字的间架结构、气势和运笔的方法。他一边想,一边就用手指在自家身上横一笔竖一道地划,日子久了,连衣襟都划破了。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问他为啥,他对儿子说:“你以后要破体!”
王羲之不断努力地苦练,他的手腕变得很有劲,运起笔来也十分有力。他心里常想:按照卫夫人教的,要揉合百家之长,得千变万化之神,才能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