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出自晚唐司马图《二十四诗品》,意在应该保持虚静的精神状态才可洞察一切微妙的变化。孙建希的绘画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这样一种虚静、素朴的追求。他的作品在笔墨的修炼上能直入沉着而洗练、素朴而灿烂的境域,锻造出意境旷远、虚静清刚的艺术品格。
展读他的山水画作品可以概括出以下特点:
其一,有知山乐水的圆觉之境:山水画的缘起,是“天人合一”意境的集成,是知山乐水田园观的体现。人们在千秋永立的高山流水面前,品味到的是宇宙精神,是对“道、理、性”的顿悟圆觉。孙建希的山水画语言,“吐胸中之造化”,“写胸中之丘壑”。他的山水十分开阔,旷野之中又十分静幽,何以将两者如此融合?其诀在笔,也就是他以笔写山,做高古大文章。千山万壑,笔笔入势,纵横交织,气韵生动,这样的山就非常壮美
其二,有愈小而大的意蕴之理:“超以象外”,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就是对愈小而大这一命题的艺术理解。中国画咫尺千里法则,就是对这一命题的艺术揭示。孙建希的山水画以驾驭“大场景”为能事。他的作品多采用全景式构图,用沉涩的笔调细致地皴出山体,几道暗流升腾出云气,缭绕在山峦跌宕之间,进而山势汹涌迎面扑来。看似无意而实则用心的点画,繁复中却能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让画面的内容最大可能地得以丰富。
其三,有人文关怀的真切之情:他始终关注和思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自然宇宙的宏观静默中,他表达的是对自然、对人世的一分终极人文关怀,是在山水中反观人生世事,追索心灵家园何以慰藉的方向。他在用心构筑出每一块山体时,无不在宣泄着自己对大自然强烈的敬畏之情,因为他知道搜遍奇峰,览尽灵水,不在于模拟物态,而在于借山水之灵光熔铸自己心灵中的感觉世界,因此对于他所感知的自然对象,不是用简单的色彩线条等元素的组合来表现,而是浑融着生生不息的世界。
纵观孙建希的花鸟画作品有以下特点:其一,意重于形。他不拘泥于外在世界的物理形态,而以直入灵性的感觉,并以“写”的方式表达“意象”空间图景。他凭着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感受,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尽情地倾注到他的书画艺术中。他深知写意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心与物化,情与境融。画之构图,变化多端,从不重复。大幅作品铺天盖地,气势宏伟,小幅作品小中见大,富有张力。
其二、骨法用笔。他有很深的笔墨功力,起讫分明,遇圆成圆,遇方成方,直中求曲,弱中求力,自然合于法度,停顿转折亦随笔锋所向,线条灵动而富有张力。那些或起或伏的线条,给人以或静或动的节奏感、韵律感。他用笔老辣而灵动,用墨鲜活而潇洒。以富有变化、自由、率性、逸笔草草的笔触画出花鸟的动态,以刚柔并济的笔墨勾勒出花鸟的神韵,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绘画的语言魅力和描绘对象生命力的完美交融。
其三,构图优美。他有很强的造型与构图能力,清新富有律动,在对比中求和谐,在整体中有重点。虚实相生,繁简得当,画面舒展松动。他把写实的造型和高度提炼的笔墨融为一体,把栩栩如生的视觉形像与高远的精神境界融为一体。因此,他的作品既有典雅雍容的传统笔墨意蕴,又重视现代审美情趣;既是对生活与大自然的讴歌,又是对生命与真善美的礼赞。
观画,看技巧;赏画,析气韵。我们从细微处观察,看到了他的作品精致一面;从整体着眼,便看到了他博大胸怀。
艺术的想象力来自对自然的体悟,来自对美的观照。孙建希的画所创造的意境是情与意象的归结,清朝沈宗骞言:“笔墨出于手,实根于心”。的确,“游心之所在”正是独辟的灵境。他所创造的意象,可所谓是心潜其中,气足神畅。这个贯穿始终的“心”或精神力量,称之为气。如荆浩所言:“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
对于中国画而言,形骸可修,气韵难求。而对于孙建希的画而言,这气韵既生于意,又发于笔,能笔与意连,意与境通。之所以这样讲,因为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生命与客观的自然交融互渗,得天地之性情。
读孙建希的画作品中我深感:一幅作品的高与下,关键看其逻辑延续的怎么样,也就是后续的东西能否顺理成章。孙建希的作品能有自己独特的笔墨精神,就在于它贵自知,知其可行与不可行,在行与不行之中结合个人修养将自己定位定向,在积累中形成自己的系统及格调,这恰是他的敏锐之处。
孙建希
职业画家。 1956年生于潍坊。 1975年就职于潍坊工艺美术研究所, 从事专业绘画的学习 研究 创作;1983年深造于浙江美院国画山水系, 受教于陆俨少、 孔仲起等先生。
创 作 作 品 多次参加学术大展: 1992年《九华云起》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展;1993年《黄山印象》在全国职工美展中获二等奖; 1994年《暮色天外来》入选文化部迎春画展并发表于文化部专刊《艺术通讯》; 1997年参加新加坡举办的 “春到河畔” 艺术节中首次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多次参加对外交流并有学术论文《曲线与直线的联想》发表于中国美术报。
作品力求以骨法用笔达到传统精神与现实的浪漫主义相结合。崇尚 “笔墨当随时代” 。 志向 “书以言志” “画为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