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
 本站首页 
 新闻中心 
 商品专题 
 供求信息 
 站内公告 
 销售排行 
 名家推荐 
 装裱培训 
山水画 | 花鸟画 | 书法 | 风水禅画 | 人物动物 | 扇子小品 | 篆刻 | 礼品盒 | 书画材料 | 民间艺术 |   风水 结婚 生日 升迁 搬家 生子
 
 热门关键字: 风水 禅画 阚玉敏 刘玉莲 升迁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化中国 -> 新闻中心 -> 查看新闻
  用 户:
  密 码: 使用软键盘
 您已选购:0 种商品
 总计价格:0 元
查看购物车 查看订单
查看收藏夹 查看对比架
女画家阚玉敏简介
阚玉敏受聘北方工业大学书
悟乐交响乐团首次欧洲巡演
“艺术的共鸣——中韩艺术
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心理治
美学语言深蕴于笔墨间:书
绵品出川,“泉城”瞩目,
李小芳彩墨画展亮相798
| 国学频道 | 书画收藏 | 娱乐音乐 | 宗教文化 | 艺术教育 | 文化新闻 | 文化产业 | 易经风水 | 企业新闻 | 签约书画家
RSS2.0支持
中国书画名家马惠民艺术人生访谈录
发布人:yangzhubian 发布时间:2016年4月25日 此新闻已被浏览 1247
    

  初识书法家马惠民先生,是被他严谨的隶书和工整的篆字所吸引。一位书法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定也会闪烁着其明心见性的内在蕴志。书作中呈现出的细腻与不苟,让笔者不禁想:这难道是一位内心沉潜,不争不求的淡泊君子?当见到的马先生本人,果是一位清瘦矍铄,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当“字如其人”之语与现实状况相合的那一刹那,会让人不觉会心一笑。


马惠民


  陶然心性 艺境远笃


  马惠民先生1935年生于河北省清苑县,1951年入伍,1974年转业到北京。采访的这天,马老先生是在老伴和小孙子的陪同下来到现场的。在笔者与马惠民先生的交谈中得知,他和老伴在六十年前结为夫妻,对于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执着,妻子一直都默默支持和陪伴。“我们现在住的地方,虽然条件不是太好,但我感觉到非常温馨。”马先生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家。言谈间可以感受到,这对老夫妻六十年来走过风风雨雨,依旧是相濡以沫的其乐融融。也让笔者的脑海构筑着一幅浪漫的画面,在夫妻二人中,流露着和谐与安然。就这样静静地,不期而遇了金婚时光!而他的书艺成就,也就闪耀着致远的灵性光芒。


  马惠民先生告诉记者,他系统地练习书法,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后在1993年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第一届学员班和第二届创研班学习,并取得两项结业证书。先学贴,后学碑,进而专攻汉隶。初练《史晨》,兼习《曹全》、《张迁》、《石门颂》等隶碑经典。至今已从事书法教学30余年。


  “当时我没多想,就是想让退休后的生活丰富些。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宝藏,学习它不仅增长知识,更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从一个简单的理由开始,一练就将近四十年。这段过程,被马先生形容为“苦中悟”。他从没有专门的画案,也没有专业的创作室,家里的饭桌就是他临池不辍的地方,几十年如一日,丝毫没有嗔怨。他始终觉得,取得进步和收获,不是靠优越条件,而与个人的努力和专注有关,关键在于是否用心。


  “学习书法,主要在心境,不能浮躁,不能夸张,不要刻意。创作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积淀,并等待灵感的碰撞。”


  正是这份淡泊心志,让马惠民先生在不断研习的积累中,悟道着书习真质。他把自己的创作观点总结为三个字“守,跟,为”。“守”有“三度”,即承古之研的准确度,对艺术感知的强度以及创作作品的力度;创作要跟国家的形势,而不是跟社会的潮流;作品则要突出为人民服务的内容。书法作品不只是表现技法,也不是纯艺术,而是有深厚地文化内涵。它的任务是服务民众,唤起民众,成为引领民众团结,奋进的凝聚剂,一个艺术家要有目标、有追求、有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书作就有了血肉,故在马先生的作品中,很少能看到应酬之作。他在创作时,特别强调灵感的逸兴所致,他从不会随便承应别人的要求,若是答应了,就会等待状态最好的时候来进行创作。这也可称是一位艺术家洁身自好的践行原则。


  “如果一件作品中,以物质和名利为追求的,那么艺术性就会淡化,从作品的整体气韵上,也会传达出一种谄媚之俗,就不会有法度严谨,高雅致远的气势,也就背离了艺术创作的本质。”


马惠民作品1


马惠民作品1


  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其本在于创作者内心之蕴藉,而技法是为末也。技法是为“情”服务的,那么,马惠民隶书所表现出的心性,不是雄强霸阔,而更多却是笔墨意趣。以灵动的笔触、变化的结构表现轻重、徐疾、浓淡、枯湿、疏密、欹正等不同艺术效果,笔墨之意趣的表达,在创作中被淋漓发掘,而所有这一切又归于性灵内质所统摄,即都是为挥写感怀、表性达情服务的;且抒写心臆与技法之用,又是通过协调一致的笔墨细节反映出来。体会马先生的作品,观者能感受到一种澄澈的笃静,也就是其所说“作品的力度”非常强烈。


  细品马惠民先生隶书,大有拙稚可爱之处,体现在点画和结体处理上,与那种粗犷型汉隶写法有着一脉相承,却又截然不同的格调两极。虽拙稚又不乏朴厚之气,后者乃秦汉书法令人神往的韵度,其技术延伸或称为汉魏古法,主要特点是质、朴、厚,向上可追溯至秦人之古隶写法。这种情调亦时时显现于马惠民隶书风格中,具体到点线细节上,比如以藏裹锋运笔为主导,间或有劲健的出锋等等。


  “我的隶书脱胎于《史晨》,我一直坚持的观点就是,任何创新手法一定是源于传统的,传统是基础,基础打好,再慢慢磨练,所谓的创新和自我风格不是追求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积累形成的。”


  再观马惠民先生隶韵,新颖中见奇趣,朴拙里透显厚远。其朴拙与奇趣风韵,非但没有出离章法的刻意和造作,且在一定条件下,让这两种风格熔冶为相辅相成之兼有。故其隶体之作的风貌逸格有异于时下诸多隶书作品,翻开其作品集,他的隶书往往能够引人入胜,令观者印象深刻。笔法凝练,结构谨严,方整劲挺,棱角分明,书风端正朴茂,雄浑沉稳。这是马先生常年临池不辍,深研传统而糅融后的成果,是从深厚功力中蒸腾而出的,渗透人心之优雅韵致。


  研成誉满 不辍扬播


  若说隶书之写是马先生承古有序的功力彰显,那么篆书之作,便成为他另一种内心追求的写照。马先生告诉笔者,他刚开始时并不以篆、隶为主,而是多练草、行。随着内心觉知的愈发强烈,他逐渐开始对隶、篆书体苍劲,古朴,雅远的气韵所吸引,并开始转变了研习方向。马先生的篆书,有一种清净古厚的韵致,他喜习大篆,其用笔遒劲凝重,平实稳练,酣畅淋漓,又挺拨坚定,在章法上恣肆欹侧,疏密一任自然,不激不励,妙趣天成。细品之又见精巧雅致,章法、行气也颇显灵动洒逸,通篇作品沉着有力,且古妙异常。


  马惠民先生曾参加国际、国内书法大赛,多次获金、银、铜等级奖和优秀奖、创新奖等。并获“国际银奖艺术家”、“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杰出书法家”、“全球华人最具影响力艺术家”、“国务院国宾礼特供推荐艺术家”等称号。纪念建国65周年获“共和国十大杰出艺术家”,2015年获“国际和平艺术家”等。作品入编《百年经典——中国书画全集》、《当代中国书画名人图录》、《中国书法家选集》、《第五届亚细亚艺术大赛》。本人入编《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书画家年鉴》、《世界文化名人辞海》、《21世纪人才库》等多部大型辞书。《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产经新闻》等多家报刊、网站发表作品和文章十多篇。《文化人报》做专访。在国际书画展及研讨会发表论文2篇。出版个人专辑《龙年说龙书龙》及《马群书法艺术》、《祯祉》、《国礼艺术》各一部。《柳公权玄秘塔教与学》、《柳公权玄秘塔基础知识》、《汉隶书史晨碑教与学》各一部。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组织百名书画家,创作书画作品100幅,组成百米长卷。曾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2003年举办个人“书龙回乡汇报展”。同年被中国书画交易博览会组委会(香港在线)评为:“中国最有收藏价值作品500强艺术家”。作品多次在韩国、日本、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泰国、巴西等国家展出,并被国外友人收藏。


马惠民作品2


马惠民作品2


  为庆祝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及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9月参加在美国纽约的书画展,为庆祝中韩建交24周年,2016年1月分别参加在中国北京和韩国首尔市政厅举办的书画展。


  多年的苦研和实践,更让马惠民先生在书坛也收获了名誉和声望。马先生现为国现为家一级书法师,学院派艺术家,国务院国宾礼特供推荐艺术家,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画黄页网艺术委员会创始副委员长、首席艺术家,中国国际名人协会理事,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远东中华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终身名誉院长等。虽然平时繁忙,但他始终都在坚持每天对笔墨的“问候”。


  “写作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我每天都要润润笔,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希望用言传身教来把我们中国优秀的书法文化传播得更广,做点儿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吧。”


  其实,除了书法之外,马先生还有一项爱好,就是打太极拳。他将二者的关系形容为“太极是不握笔的书法,书法是握笔的太极”。他也常常告诫学生,学书法要苦练,但不能傻练,要动脑筋。每个人都有本自具足的天赋,要不断学习,并发挥想象力来激发自己的悟性,这样才能让所付出的勤奋努力不白费。足见,马先生对此也是有所践行实得的。


  曾有媒体这样评论马惠民,“他是一位扎根群众,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家”。诚然,他始终在以专笃、不苟之言行从事,并传播着书法这门中国艺术,创作出更多大众喜爱的作品,让更多人在其作所传达的静远与沉潜气韵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记者:杨丹菲)

  
关闭窗口】·【 】·【推荐给我的好友】·【打印】·【顶部】·【上一篇】·【下一篇

战略合作 友情链接
客服热线:010-87677916 Email:lk99ku@sina.com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北 邮编:100079
Copyright © 文化中国 Beijing culcn 支付宝付款主页http://me.alipay.com/18gong  
页面执行时间93.750 毫秒  Powered By:culcn.cn 京ICP备10025466号 京ICP证0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