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
 本站首页 
 新闻中心 
 商品专题 
 供求信息 
 站内公告 
 销售排行 
 名家推荐 
 装裱培训 
山水画 | 花鸟画 | 书法 | 风水禅画 | 人物动物 | 扇子小品 | 篆刻 | 礼品盒 | 书画材料 | 民间艺术 |   风水 结婚 生日 升迁 搬家 生子
 
 热门关键字: 风水 禅画 阚玉敏 刘玉莲 升迁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化中国 -> 新闻中心 -> 查看新闻
  用 户:
  密 码: 使用软键盘
 您已选购:0 种商品
 总计价格:0 元
查看购物车 查看订单
查看收藏夹 查看对比架
女画家阚玉敏简介
阚玉敏受聘北方工业大学书
悟乐交响乐团首次欧洲巡演
“艺术的共鸣——中韩艺术
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心理治
美学语言深蕴于笔墨间:书
绵品出川,“泉城”瞩目,
李小芳彩墨画展亮相798
| 国学频道 | 书画收藏 | 娱乐音乐 | 宗教文化 | 艺术教育 | 文化新闻 | 文化产业 | 易经风水 | 企业新闻 | 签约书画家
RSS2.0支持
刘晓:从文化的孤独“拾荒者”到教育收藏“第一人”
发布人:yangzhubian 发布时间:2016年3月22日 此新闻已被浏览 1275
    


以上为2006年在曲阜创办的中国状元博物馆


以上为2014年在南京曲阜创办的华夏教育展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全国两会讲话中指出保护文物实际也是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来滋润道德的力量。虽然我只是个普通民众,但总理的讲话更坚定了我要将所收藏保护的贯穿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教育文物陈列起来,借助博物馆平台来宣讲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决心。”20年来,他一直为建一座中国教育博物馆的梦想奔走,他以苦为乐奔波大江南北街巷阡陌,小心翼翼捡拾各类散落于中华大地的文化碎片7000余件,并先后在山东、南京创办了中国状元文化博物馆及华夏教育展,年参观人数愈百万,反响巨大。他就是被中国教育会长顾明远先生誉为“中国教育文物收藏第一人”——刘晓先生。


   从外公心愿初衷到教育文物保护的触动


 出身于教育世家的江苏徐州籍人刘晓,从小跟随外公外婆长大。受酷爱字画的外公影响,对诗书字画早早便萌生了兴趣。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刘晓在小摊上看到了两幅钱慧安的画,特别喜欢,就花十几元买下来。后来,他到北京逛文物店时,发现这里竟以上百元的价格在出售钱慧安的画。于是他拿了其中一幅去北京出售,从此开启了他的收藏人生,如王铎、傅山、齐白石、张大千、陈少梅等人的画作,包括许多古代状元的书画。

他外公独独对这些古代状元的书画很感兴趣,就给刘晓提了个建议:如果把这些状元的书画收成系列,其价值会更大。

刘晓觉得很有道理,便开始关注历代状元的书画,并对古代状元文化进行研究,从诗词绘画开始,渐渐扩展到了古代状元教育、传统教育文化等更为广泛的内容。正是这个深入了解古代教育文化的过程,激发了刘晓抢救和保护教育文物的热情。

  “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去了解这个民族的教育所传播的内容,就等于只了解了它的表象,承载着我们民族优秀教育文化的教育文物,由于人们理解的偏差,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很少有人去保护和整理,大都面临着被损坏的危险……”刘晓对自己积累的教育文物充满了深情。


   从文物收藏到文化“工匠”


   任何一种坚持皆是用心之作,伴随着不可名状的孤寂,但也恰是其魅力所在。在抢救和研究教育文物的过程中,刘晓被传统教育文化深深吸引。

 2000年,刘晓随朋友到安徽徽州农村去“寻宝”。在一户农家院的角落里,堆砌着粘满尘土的四扇旧窗户。他上去翻开一看,窗户上居然刻着朱子家训,而且落款是清嘉庆年间的。刘晓对这次发现的四扇窗户印象非常深刻,随口便背出了上面的文字,“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一个普通人家的窗户竟能刻上这样的文字,让他感到意外。他感慨地说“刻在窗户上的朱子家训,家里的孩子们抬头就能看到。这样的教育方式真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些古代道德教育的精华,贴近生活,让我很感动。我看后有这样的感触,别人看后也应该能产生类似的作用。当时的想法就是一定要保护善待之,让我们的子孙传承下去!”

   古代状元考试的试卷、绘着古代学生向先生行礼情景的瓷器、古代官学、私学使用的学规、戒尺、课本,学生的作业、课外教辅,古代的学生装,刻有朱夫子白鹿洞书院规条的牌匾……20年中,刘晓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一个人默默搜集和保护了大量的教育遗存。

  这些文物是他眼中的“宝”,胜过名人字画,胜过玉雕瓷器。



从对母亲的愧疚到对坚持的坚定


  眼前的刘晓,只是穿着普通的T恤和休闲裤。从他质朴的外表,很难看出他是在做收藏。然而,遇到了珍贵的教育文物,他从来不小气。不过收藏文物毕竟需要支出,经济上吃紧成为他经常遇到的困难。那些千辛万苦抢救回来的教育文物不能动,随着数量的增多,占用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2005年,刘晓在北京出差,一位藏友拿来一张冯国璋聘傅增湘为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聘书。他从这张聘书的封套、纸张、文字及吃透纸张的印红等细节上判定这张聘书是真的,就特别想买。然而,一问价格,要25万。于是从10万、到15万、再到20万,怎么讲价都不成。最后,他一咬牙原价买下。一次为了买一块“状元匾”,他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陈少梅四幅条屏和张大千的山水画低价出售。仅隔半年,那件四幅条屏就被拍卖公司以几倍的高价拍出,至今最少值几百万元。“如果说一点不后悔,那也不可能,但是这样做给了我另外一种收获,心理上的满足不是钱能衡量的。”刘晓说。

2006年的一次经历,至今让刘晓深感愧疚。一天,状元文化博物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他网上论坛里有人正在争论一张状元卷的真假。因为举人是不能直接考状元的,而这张卷子上署名却是举人赵文楷。刘晓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仔细察看了网上的照片,从纸张、印迹等细节断定是真品。于是,他马上坐火车赴青岛,与卖家见面。卖家一同拿出其他几张卷子,加在一起要价100万。当时,他没那么多钱,只好返回。之后,他又多次在电话中与对方讲价。他母亲知道了这件事后,把自己的房屋拆迁款借给了他,顺利买下了那张状元卷。为此,他母亲在外租房住了好长时间。

  这么多年来,在教育文物的收藏中到底投入了多少资金,刘晓自己也不敢算。伴随着精神上和经济上的重重考验,“到底要不要坚持?”刘晓也曾动摇过。但随着对传统教育精髓的领悟也日益加深,对所做的事也更加坚定。在此期间,虽每年用自己经商所得补贴博物馆支出几十万,但他不断扩充馆藏,通过各种途径将教育文物由办状元博物馆时的1300多件增加到7000余件,于一纸一书间、一器一物中展示华夏教育曲折发展的原生态。


教育遗存从民间来回到民间去


   “如今,接受教育已成为人生中的重要经历。可今天的学校教育是怎样演化而来的?如何看待我们今天的教育?只有沿着历史的脉络,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刘晓说。

   到2006年,刘晓搜集的教育文物已有1800余件。此时,国家开始鼓励私人开办博物馆。应山东曲阜文物旅游局的邀请,当年9月刘晓通过租赁场地,在山东曲阜开设了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状元文化博物馆。由于场地有限,他精选了400余件珍贵教育文物放进馆里,以古代状元接受的教育为线索,分类布置了“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日看尽长安花”、“孔圣千秋状元师”、“飞入寻常百姓家”四个展厅,向公众陈列展示。这里也成了曲阜的一个文化景点。刘晓说:“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体现在教育上,经过考察,曲阜唯独没有一个系统展示古代教育文化的场所。如果将博物馆建在这儿,可谓适得其所。”

  2014年,受江苏南京秦淮区委区政府邀请,刘晓在南京夫子庙大成殿后江南学宫创办了华夏教育展,每年参观人数愈百万,反响巨大。

   “这些珍贵的教育遗存的存在就是曾经影响中国人一生一世的那颗珍贵的舍利,期待能有一个好的归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在刘晓的《蕴藏在文物中的教育》一书的序里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如今,刘晓先生正积极努力,多方争取筹建一座传承中国文明的华夏教育博物馆,让这些教育文化遗存都活起来,成长为培育滋润道德的力量,唤醒人们心中的敬畏和美好,让中国以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

  
关闭窗口】·【 】·【推荐给我的好友】·【打印】·【顶部】·【上一篇】·【下一篇

战略合作 友情链接
客服热线:010-87677916 Email:lk99ku@sina.com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北 邮编:100079
Copyright © 文化中国 Beijing culcn 支付宝付款主页http://me.alipay.com/18gong  
页面执行时间78.125 毫秒  Powered By:culcn.cn 京ICP备10025466号 京ICP证070305